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 > 快訊網站首頁快訊

            硝煙未散,兩大鋰電巨頭再起專利戰

            • 葉均
            • 2023-07-04
            • 來源:能源雜志

            硝煙未散,兩大鋰電巨頭再起專利戰

            作者 | 葉均

            出品 | 星球儲能所

            經歷了長達兩年之久的專利拉鋸戰,今年以來,兩大鋰電巨頭珠海冠宇與ATL之間仍舊戰火頻發,三次專利糾紛的涉訴金額超億元規模。

            6月27日,鋰電巨頭企業珠海冠宇發布公告表示,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專利侵權為由發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銷售、出口涉訴專利相關的電芯產品,并對兩項專利提出共計2200萬元的賠償要求。

            這已不是珠海冠宇今年以來第一次陷入專利糾紛。本月21日,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珠海冠宇,涉訟金額高達1.06億元。

            而早在今年3月,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曾以專利侵權為由,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起訴珠海冠宇。請求法院判決珠海冠宇及子公司停止在德國提供、銷售、進口涉訴產品,并向原告提供一定期限內銷售涉訴產品相關的制造商、供應商等信息,以及一定期限內生產、交付產品的數量、價格、成本、利潤等信息,以及召回在德國境內的涉訴產品等。

            在珠海冠宇幾起專利糾紛中頻繁出現的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俱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的全資子公司。

            ATL來頭不小,早在2012年就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在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領域全球份額接近50%。不僅是日本TDK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更是現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的老東家。

            1999年,曾毓群、梁少康和陳棠華在香港共同創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2011年,曾毓群和時任ATL研發副總的黃世霖帶領動力電池團隊一同出走,從ATL完全獨立出去,才有了現今的寧德時代(簡稱“CATL”)。

            作為被告的珠海冠宇也不是吃素的,公司是全球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電的主要供應商,產品涵蓋電芯、模組和PACK等,是全球消費軟包領域本土龍頭、珠海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并正在將業務范圍延伸至純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電池,今年五月剛剛宣布將在四川德陽投資百億“豪賭”動力電池。

            這兩家鋰電龍頭之間的梁子,遠非今日才結下,二者就專利之爭已有長達兩年的恩怨糾葛。

            專利拉鋸戰

            早在兩年前,ATL就在與珠海冠宇之間這場曠日持久的專利戰中,率先打響了“第一槍”。

            2021年6月,珠海冠宇正處于上市審核關鍵期。ATL及其子公司先后委托中美兩國律師發送《侵權告知函》,直指珠海冠宇侵犯ATL相關主體持有的 11 項專利權。根據珠海冠宇方預計,全部專利所涉產品的賠償金額上限將達1.34億元。

            2022年1月,ATL正式對珠海冠宇就4項專利提起訴訟。然而據珠海冠宇分析,ATL于2021年6月委托律師發送《侵權告知函》中涉及11項專利,而此次對公司訴訟只對其中4項專利提出權利要求,可能ATL衡量其他7項專利并不存在侵權結果。

            這也就意味著,珠海冠宇從一開始就認定ATL的專利訴訟,是對競爭對手赤裸裸的借機打壓及遏制。

            就全球消費類鋰電池市場格局來看,當年排行第一的ATL與排名第二珠海冠宇,在全球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鋰離子電池的主戰場,市場份額也相差不多。同為消費類鋰電龍頭,ATL很難不將對方視為最大威脅。

            隨著珠海冠宇上市在即,ATL及其子公司通過專利狙擊的方式,一方面對珠海冠宇的上市計劃形成直接的阻礙,另一方面也借助高昂的賠償金額,干擾了其日益擴張的商業步伐,增加珠海冠宇在維權方面的投入,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

            在現代商業競爭中,老大、老二之間的激烈纏斗并不罕見,但ATL在專利訴訟方面似乎顯得格外執著。

            自2022年1月初次起訴珠海冠宇后,ATL及其子公司便一直執著于對珠海冠宇發起專利訴訟。截止目前,已在國內及海外多地向珠海冠宇發起十余起專利侵權訴訟,雙方各有輸贏,甚至上演了頗具戲劇性的驚人逆轉。

            硝煙未散,兩大鋰電巨頭再起專利戰

            圖表:珠海冠宇與ATL的訴訟案件

             來源:星球儲能所整理

            5月14日,福州中院判決珠海冠宇侵犯了ATL方的ZL201621440703.7號專利,并應賠償東莞新能源、寧德新能源經濟損失等共計1012萬元。然而6月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顯示,該項專利經專利局復審無效合議組審理后,宣告該專利全部無效。

            在兩者的“戰爭”期間,珠海冠宇不甘示弱,接連5次成功無效ATL專利,ATL發起的將近一半專利訴訟都因此受到主動撤回。

            ATL也曾在2022年7月拿下過超3000萬元賠償金額的勝績。但在五次失利后,硝煙未散,便又連續提出天價訴訟,其勝率幾何猶未可知。

            有效打擊

            事實上,ATL在專利訴訟中的積極表現,與其接連吃癟的戰績形成鮮明對比,不可避免地給人以ATL在專利狙擊戰中收效甚微之感。

            然而,就珠海冠宇上市后的發展態勢來看,又很難不肯定ATL在給這位最大競爭對手制造麻煩這項工作上的成果斐然。

            從IPO之前便常年深陷專利糾紛,嚴重打擊了投資者對珠海冠宇的信心,客觀影響了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2021年10月上市至今,珠海冠宇股價在當年11月觸頂之后便一路下行,市值蒸發超五百億元。

            當然,訴訟案只是影響珠海冠宇股價的因素之一,上市后業績的急劇下滑是才是其發展受挫的關鍵。在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不景氣的負面影響下,公司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虧損也在進一步擴大,2022年珠海冠宇的業績已跌超9成。

            ATL在去年7月的勝訴,給2022年凈利潤僅有9100萬元的珠海冠宇又平添了超過3000萬元的專利賠償,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近幾年,高舉訴訟大棒,尤其是針對專利侵權展開訴訟以打擊競爭對手,在鋰電行業并非孤例。

            與寧德新能源、東莞新能源“同出一門”的寧德時代,此前就曾以專利侵權為由多次起訴中創新航并索賠6.48億元。盡管最終僅獲賠累計5669.8萬元,但也成功地將在極短時間內沖上動力電池領域第三名高位的中創新航阻隔在第一梯隊之外。

            究其原因,一方面,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寧德時代的重要客戶轉而選擇中創新航作為主力電池供應商,以削減對寧德時代的依賴,使之感到了中創新航的野心;另一方面,中創新航的高速發展和港股上市也讓寧德時代感受到了實打實的威脅。

            而在寧德時代“鋰電專利第一案”的重壓下,中創新航IPO遇冷,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

            此外,除了出于對技術專利及合作商的重視發起訴訟,鋰電行業對離職員工違反競業協議加入競爭對手的訴訟案件更是屢見不鮮。如寧德時代便曾因9名離職員工加入蜂巢能源關聯方并為其提供服務,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蜂巢能源,并最終使之付出500萬元代價。

            搶人才、搶專利、搶合作商,在格局尚未完全敲定的鋰電行業,訴訟戰爭作為企業打擊競爭對手的一項“秘法”,或許將在未來出現得更加頻繁。

            TAG: 無標簽
            Top 色窝窝无码精品老牛AV